网站地图

通知公告

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一带一路”上的武大水利人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2-10-21      点击量:


(通讯员 龚文德 黄晓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后来,他在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强调,要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要实施创新人才交流项目,要深化农业、卫生、减灾、水资源等领域合作,同联合国在发展领域加强合作。这给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了努力方向。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水利水电学院建院不久,便将自身发展与国际化建设接轨,不仅派教师团前往越南支持建立水利教育方面的学校和科研机构,也多次接待驻华大使馆、当地水利部等机构人员组团访问学院。同时,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其他国家,如缅甸、老挝、印尼、柬埔寨、尼泊尔、津巴布韦等积极开展互访交流、培训合作等。

“我们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推动学院水利水电技术、人才‘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建设世界一流的水利水电学科。”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找准了自己国际交流合作的方向。

开展专业人才培训

水利水电学院自1956年起,陆续开办各类长短期培训班,“厄瓜多尔共和国流域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培训班”、老挝和柬埔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硕士留学生班、“武汉大学安哥拉留学生班”(联合培养)、“尼泊尔留学生班”(协议交流)等,形式多样,成效显著,不仅造福共建国家学生与官员,帮助当地水利领域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更持续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2018年至2019年,“尼泊尔留学生班”(协议交流)连续举办两届。28名大学生反响极好,学成归国后在各大高校传达了来自中国的友好声音与优良办学成果。其中有一位尼泊尔学生Santosh Chaudhary说:“中国的水利水电专业历史悠久,农田水利机制也非常适合尼泊尔借鉴参考,我在这里找到了我的理想,回国后要为国家作出我能做的贡献。”回国后,他仍然与学院老师保持着密切联系,一直从事水电行业,在加德满都大学做了讲师,后来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水利工程师。另一位学生Bharat Niure学习水资源结构设计,在校期间勤奋刻苦,表现突出,回国后,他参与了10多个水电工程项目,他说这得益于在中国的学习。

承担大型科研合作项目

2015年,谢平教授主持的“澜沧江非一致性径流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研究”获批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基金支持项目。该项目的完成促进了澜沧江下游湄公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同年,水利水电学院承担了厄瓜多尔CCS(科卡科多辛克雷)水电站现场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水电站运行规程研制的科研工作,这是武汉大学在南美国家开展的第一项国际大型横向项目,经费过千万元。由黄社华教授任项目负责人,水利水电学院及学校工学部其它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科研团队。

项目过程中,老师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问题,厄瓜多尔并非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是使用西班牙语,这使得工作推进中碰到了超出预料的困难。在2014-2017年间,团队编制了多达70余册全西语水电站运行维护规程,工作量巨大。之后又克服困难,花费近四年的时间对这些手册进行修订。团队共培训了来自厄瓜多尔国家电力公司和厄瓜多尔地区大学的132名学员。

2016年11月,CCS水电站建成,共有8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40余万千瓦。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厄瓜多尔期间,在其首都基多出席了该水电站的竣工发电仪式。项目的完成有力地提升了水利水电学院在南美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搭建平台拓展合作交流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学院成立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国际水利水电研究中心。在该中心的努力下,学院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地域上由近到远,从东南亚周边邻国,逐步辐射到南亚、中亚、非洲等地区,跟踪国内大型水电建设集团承建的“一带一路”水电项目,了解其进展和需求,发挥现有科研和技术优势,开展国际工程咨询服务和项目合作,逐步扩大学科和技术标准影响。

中心主任董斌教授等多次前往老挝、柬埔寨、尼泊尔等国家参与学术会议及官员培训项目等。同时,在中心团队的积极努力下,学院接待了来自柬埔寨理工学院、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柬埔寨农业价值链研究所、津巴布韦大学、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国际开发署、澳大利亚eWater、澜湄精英培训项目中国水利水电技术高级培训班、老挝国立大学等水利官员、专家学者。

2020年,水利水电学院与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共建的武汉大学喜马拉雅水电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中心立足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水能资源开发中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旨在创新基础理论、突破关键技术、提出区域方案、构建合作网络,形成喜马拉雅区域水能资源开发领域有影响的国际合作平台。

该中心中方主任由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钱忠东教授担任,尼方主任由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校长Bhola Thapa教授担任。中心采取“合作研究+人才培养”的模式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搭建了全球首个水轮机泥沙磨损破坏试验台,承担了多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为当地水电建设提供多项解决方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国际线上教学课程已有30余名研究生参与学习。

今年7月,校内第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水-粮食-环境关联关系”教席落户该院,伍靖伟、罗玉峰分别当选教席主持人和联席主持人,这将有助于提升水利工程、环境、农业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发挥这些学科在服务亚太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亚太地区水、粮食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0年来,水利水电学院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取得了较高质量的发展。与国际同行开展高水平的项目合作31项,举办有影响的国际性、区域性会议10场,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118人。接待国外学者参观学习、学术交流或讲座约1500余人次,教职工出国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1000余人次。获得国际奖励8项,其中夏军院士作为首位中国学者获得国际水文科学领域最高奖“Volker奖章”。

往事如歌,前路可期。“一带一路”已成为水利水电学院国际合作交流新平台,成为水利水电学院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期待着,学院进一步为世界水利水电贡献中国智慧,为国际化水利水利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渠道,为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付晓歌)

上一条:40余名中青年侨领参加国情研修活动

下一条: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共建廉政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