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上午,学校召开2025年非学历教育工作会,本科生院(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校内34个非学历教育培养单位分管领导和中心主任、6个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12个特邀办学学院、科研机构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本科生院副院长吴奕主持,校长助理徐东兴出席会议并讲话。

吴奕介绍了学校召开此次非学历教育工作会是在深化改革背景下,进一步落实年度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会议旨在通过总结交流经验,研讨优化办学机制,推动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
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徐毅作了2025年非学历教育工作报告。他全面介绍了2024年学校非学历教育取得的成绩,在项目立项数、举办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收入等方面,全面创下学校非学历教育办学历史新高。同时他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以“管办新思维”破解体制机制难题,以“统协新方法”凝聚校内合力,以“业务新方向”开拓办学新领域,以“发展新蓝图”谋划战略布局,力争实现年度工作目标,推动学校非学历教育的新发展。

会上,校内三家不同类型的非学历教育培养单位作为代表分享了各自办学的特色和经验。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朱伟介绍学院依托平台、学科和师资优势,推动校政行企多方联动、产学研创协同育人,探索教育培训新模式,开辟终身学习新路径;2024年学院坚持高标准、高品质、高水平,分类施训,擦亮品牌,保证品质,再创培训业绩新高,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研研究等工作提供了助力。国家保密学院副院长赵伟介绍了学院依托一流学科优势,研发了保密管理、出版发行、图书馆信息等领域的特色培训项目,在人才培养、服务质量等方面得到广泛认可;未来将重点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素养等前沿领域的培训专题,与学院学科建设等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国学院院长孙劲松分享了学院依托传统文化学科优势,打造学校国学经典高级研修班培训品牌的成功经验,通过整合国内外顶尖师资和优质校外教学资源,形成项目差异化竞争力,提升学院非学历教育社会影响力。

徐东兴在会议总结讲话中,对全体同仁为学校非学历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会议既是对2024年工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入谋划;并对今年非学历教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深刻把握非学历教育战略意义。他强调,非学历教育是服务国家战略、彰显高校担当的重要抓手,必须主动对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等重大需求,助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时,要回应社会期待,开发紧贴时代脉搏的项目,如“智慧养老护理”“数字素养提升”等,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非学历教育生态。此外,非学历教育还应赋能学校发展,成为教学服务收入主渠道之一,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师资能力提升等多元价值实现;第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大力激活非学历教育办学动能。他指出,要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完善激励机制和合规合作办学模式;强化数智赋能,打造“珞珈终身教育”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系;突破资源瓶颈,充分利用学校学科综合优势,建立校内协作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协同共享;第三,狠抓落实、质效并进,奋力谱写非学历教育发展新篇。他要求各培养单位强化系统思维,将非学历教育作为检验办学能力的“试金石”;提升质量意识,严把项目准入关和师资聘任关,实施精品工程;整合各方资源,培养协作意识,建好专兼职队伍,激发全员战斗力。最后,他号召培养单位应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提升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非学历教育迈上新台阶,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武大力量。